top of page

新聞系雙聯生周洳萱:為國家社稷遠赴台灣 在奔放自由的校園堅持初心

─最「軟」的娛樂,叫做看中央眼球電視台
​採訪者:李淇加
四月連假過後「徵才博覽會」

 

連學校都擔心學生「畢業即失業」找不到工作,幫忙集結各個公司行號舉辦,104、1111等人力銀行求職網站像滑臉書一樣頻繁、履歷一封一封如雪片般寄出,幸運一點就在與實習、工讀的公司談轉正職,或是先已有機會轉正職為主的找打工。

 

大四,22歲或許21歲、23歲,但不管幾歲按照社會的主流,就是該在這個時間點找份工作,或是選擇追求更高的學術殿堂,不管是與大學專業相同的往上念、或是跨領域的學習,都是不一樣的途徑,但這一項選擇往往會在前一年大三時就抉擇好,所以現有的時間點是來自對職場的顧慮,也是我們許多人物故事都在討論的職涯窘境、焦慮。而在媒體產業中更不乏直接工作、念研究所者,因此現在這個時間點不是在備考各種公職、執照證照、就是已經有研究所準備找教授往下一階段前進。

Still0424_00000.bmp
境外生在台灣沒有想像中容易

 

就在這個大家拼命尋求理想的工作賺錢機會,在所有飯桌話題都在討論職涯規劃的時節,不過身邊還有其他神奇的一股清流,那個默默聽我們抱怨職場上、公司裡、主管、同事大小瑣碎事情的同班同學—周洳萱。

新聞系有各種生物,不誤正業的新聞人多的是,忙著開發自己的其他愛好領域,還有早早就被教授們推薦進電視台、平面報章、網路媒體等,在業界做著實務的同學。而周洳萱就像瀕臨絕種的稀有動物,這麼形容好像有點奇妙,但在世新開放的學風下,能出現專心於課業、學術領域上的同學真的少之又少,也或許正是她對於學術的執著與熱愛,是在我們身旁很少見的,也可能因為有馬來西亞雙連生的身份作為因素混雜其中,但更多是因為周洳萱的穩定的性格,與心中的那一股信念——他說在馬來西亞實習時的長官是他的目標,更因為他們都曾在台灣受過教育,所謂新聞的理念已經深植在心中。

 

但境外生在台灣要面臨的困境不僅是無法取得學生身分,或工作准證屆滿就必須回國,在疫情爆發後的2021年,原先就稀少的境外生碩士班名額,更是多了許多競爭對手,洳萱說,「疫情過後好多人都想來台灣,以前只有幾個人競爭的名額,現在卻是大家搶破了頭」。也讓想要繼續升學的她惴惴不安,擔心自己就在這場競技中失去留在台灣的資格。

有別於一般人的「硬」生活


社會氛圍的使命感,在我們關注自我成長時,她關注的卻是社稷。當我們拼命想出國的時候,台灣成為人家口中的國外,雙連境外生,在台灣生活的想要繼續完成學業,不同於其他同學們鄰近出社會的階段,才探索自己的生活的樣貌,洳萱想要趕緊完成學業,成為一位幕僚。成為幕僚的路上也需要放鬆吧?不過她的休閒娛樂是看眼球中央,面對現在的生活,只想好好對各種事物保持好奇,不要循規蹈矩照本宣科,可以有時間給自己看書精進。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