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進修部學生郭晏伶:提前走入社會,我向生活下了戰帖!把握想做的事和喜歡的人

─變得更好的路上,我也想在未來成為一個好媽媽。
​採訪者:吳郁梵

「我問過爸媽,為什麼不愛我?如果不愛我,為什麼還要把我生下來?」

晏伶是家庭生育計畫中的意外,父母沒有預期會有第三個孩子出生,因此當晏伶到家裡報到時,父母因為忙於工作能給她的關愛少之又少,「我從小學三年級之後就自己坐娃娃車回家、用電鍋煮飯」。因為如此晏伶自認為是個獨立的人,也是她後來一個人到台北的契機。

她是晏伶,20歲,就讀世新大學全媒體傳播學程,同時也是某建築師事務所的行政助理,假日兼差電視台主持人、攝影助理。

Still0430_00000.bmp
工作與生活兩相平衡 把握生命的每個當下

 

「把工作做好,把事情做好,假日的時候我就完全不碰工作了」。晏伶說,因為家庭的因素,她非常依賴情感關係,也因此她會把工作以外的時間都花在跟男友相處上,「人生這麼長,你可能30、40歲都還在工作,但是現在的男朋友可能就一兩年,即使順利走過一輩子,但現在這個人、這個時刻就只有現在。」

晏伶在高中時期曾獲得保德信少年志工菁英獎,國中時期,父親因為失業而從對岸返台,返家的爸爸面對生活的不如意,將滿腔的怨氣都發洩在家人身上,「爸爸可能會有喝酒啊、賭博啊,甚至是家暴,所以我曾經變得很叛逆,抽菸、打架,甚至因為被懷疑吸毒而被抓去驗尿;為什麼?為什麼爸爸要把這樣的情緒帶給我?」叛逆的青少年時期讓他跟父親的關係更加破裂,也因此高中畢業的隔天,她便孤身一人到了台北。「爸爸真的不愛我嗎?我想是愛的,可能他的方法就是打的罵的」國中時期的叛逆一度讓晏伶對生命迷惘,她以為這是報復家裡的方式,最終卻是兩敗俱傷。

 

無法在家庭中獲得滿足 那就透過志工的方式來完成

 

因為如此渴求親情,她選擇在高中時成為志工,也在過程中發現自己真正喜歡做的事情——傳媒產業,「我不知道自己想要做幕前還是幕後,但就先到台北吧!」來到台北之後,她原以為這是改變一切的契機,終於,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了!「因為要養活自己,我必須要有一份正職工作,但是這對我來說就是賺錢的工具,這不是我真正想做的事情,也不是我來台北的目的」。台北是個繁華的都市,有好多的活動,甚至是夜生活,晏伶也在這之中一度迷失了方向,「因為我有賺錢,可以滿足我很多的慾望,但這真的是我想要的生活嗎?」上下班打卡、週末出遊,每個月五號等薪水下來,晏伶在這樣的台北日常中發現,「賺錢真的會讓人迷失自己想做的事情」。掙脫現有的框架,往真正的自己邁進,是晏伶現在的目標。

 

期待用愛灌溉未來 想成為穿著親子裝的媽媽

 

「因為沒有被愛過,所以我渴望愛人」。晏伶有個小小的夢想,想要有自己的家庭和孩子,「可以和她穿可愛的母女裝;送她去上學;聽他說學校發生的事情,這是我小時候沒有做到的事情,那就長大來完成吧!」從因為怕被笑而沒有說出的媽媽夢,在她一步步的成長中,成為更好的自己,成為未來更好的媽媽。各種時候陪伴自己走過。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