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醫系學生楊子進:海龜很優雅,我想成為和牠一樣,溫暖且穩定的存在!
─探索自己是要耗腦的,因為真理要越辯越明。
採訪者:吳郁梵
「有太多正事要做,所以覺得自己不能太早睡,但我又需要耍廢,就變成耍廢到很晚才睡覺,就沒有辦法好好跟自己對話。」
子進很有趣,他回覆採訪問題的方式就像是哲學家面對人生般,無時無刻都在思考,都在調整自己的生活——這是一個關於副業繁雜的牙醫系三年級23歲正職學生的故事。
副業繁雜的大學生活 v.s.樸實無華的備考時光
對比重考那一年的生活,雖然讀書壓力很大,但隨時可以停下筆思考,他直言這樣更像是一種胡思亂想,但那是一種更了解自己的方法,四年後的現在才失去這樣的空間,「做任何事情都可以探索自己,但如果只是單純享受當下,我不認為那是探索,因為探索是需要耗腦花心思的」。探索自己是在茫茫人海與世界中尋找自己的定位,因此塵埃落定的結論需要被討論,「如果只是噴幹話,是沒有結論的,因為真理需要越辯越明。」
子進也並非一開始就如此通透,12歲時那個讓老師哭笑不得的「廢進」,當老師問他為什麼叫廢進時,他爽快的回答,「因為我很廢啊!」課業體育人際關係,正因為沒有一項拿得出手,所以他最大的夢想就是將來可以成為一位「什麼樣」的人?
22歲的下半場 就像漂浮的船隻上岸
美好的幻想成為成長的動力,因為想要成為更好的自己,所以在22歲的時候,子進接了許多外務,想要透過多元的活動參與還有經驗的累積,讓自己成為夢想中「厲害的人」,更期待可以透過這樣的方式,找到自己想要做的事情,但問題也逐漸浮現,廣而不深的探索方式,似乎讓生活更「浮」。
「浮」是子進自己對22歲上半段的註解,同時也是轉變的開始,也正因為找到興趣所在,他才發現,「過度追求完美是沒有意義的事情」。從完美主義者到了解,可以努力做到最好但無法事事完美,也如同他為現在的生活所打上的分數一樣,「我很滿意我現在的生活,就打8分吧!8是個好數字,會發啊!剩下的2分就留給自己一點期許吧!」中庸之道就是現在的子進。
像大船也像海龜 立志成為溫暖且穩定的人
「每個人都有責任讓自己成為性格穩定的人」展望未來,32歲時你想成為什麼樣的自己?潛水為興趣之所在的子進說,他想要成為海龜般的大船,穩定且讓人感覺到舒服,「我希望自己成為一艘大船,不管有什麼風浪,可能會有點晃,但我知道自己的目的地在哪裡,我會很穩的開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