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在不同的故事裡頭看見同樣正在流淚的自己,所以又把那些扎心的話題另外寫成故事,在這些故事裡不僅是受訪者故事的統整,也是團隊成員們自己正在經歷的故事。
千禧世代首位偉大作家─莎莉‧魯尼撰寫校園愛情小說《正常人》當中最主要的命題就是:何為「正常性」?她本人表示,「我十分確定我所有的經驗都是極為日常的生活經驗,如果不是的話,根本不值得去寫」。這也正是團隊想要闡述的價值觀,因此我們用半年的時間透過對答採訪,記錄25位22歲到32歲青年的故事,書寫50篇人生故事,同時也包括我們自己在這段旅途中的成長經歷與轉變,透過觀察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紀錄「微後青春」的人們如何面對自己在「2X世代中的焦慮症候群」(註)。
※註:「2X世代的焦慮症候群」為團隊定義受訪者在面對日常生活中的壓力時主觀產生的焦慮情緒,並無任何醫學上的佐證,如有嚴重焦慮的症狀,請盡早尋求專業協助。
將私訊、對話匡裡談天、毒蛇的內容,用包裝過後的文字抒寫出來,滿足了四年只寫在心情敘事紙張上的渴望,屬於我的畢製專題,沒有新聞的框架,但裡面充滿了新聞魂,從去年大毛衣的冬天開始到了短袖、無袖的夏季,滿足了想要瘋狂採訪的心,很喜歡藉由採訪這個動作,竊取其他人人生精華的過程,記者最大的特權大概就是用採訪的理由,隨心所欲的拋出疑問直進他人的日常與生活。
這四年旁人聽到我是新聞系的學生,常常丟出一個疑問,妳最深刻的採訪是誰,這讓人深思的疑問,我還沒找到,但最可惜的大概是已經敲好的前男友採訪,又被我任性的吵架,取消。在瘋狂集中寫稿的日子裡,我體悟到,當初為什麼踏進這個專業,思緒中又穿插了同學們聊天的對話,這四年我們學會的是用多元的角度看世界、事件,讓人、事、物有360度的看法與觀點,讓平面文字變的比影像更加立體,作為新聞系不誤正業的學生,很幸福,也很珍惜,只有座落於這個時間經度、空間緯度,才能用20世代的觀點描繪出這些生動的生活,在往前走幾年可能會笑嘆現在的文字,但它保有這個時空裡的氣溫、濕度與氛圍。
期待能將這個專題與我一起長大,再陪伴我10年寫到32歲,我們詢問受訪者未來期望的那一天,再作結,畢業這件事,只會是一個分號,繼續抒寫是血液裡不可或缺的東西,有一句話說人一生能賺多少錢是天註定的,我覺得能吐露太多文字顆粒也是注定的,但看了越多方塊顆粒,能產出更多,把每一篇當創作的我說過,身邊的所有物件生不帶來死不帶去,都不屬於我,只有產出的創作才是完全刻上我的名字,所以珍惜每個能寫字的當下,就算沒有畢製專題的逼迫,也期待往後的日常能繼續生產。
李淇加2021.4.5 上午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