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戀舞曲 第二號
減袋19年愛恨糾葛
我們與塑膠袋分手這條路已經走了近19年,其中歷經3次法規的修訂,在民生經濟與環境保育間不停拉扯,至今仍無法減少塑膠袋使用量,根據環保署資料顯示,塑膠袋回收率僅達9%,大部分的塑膠袋最後都當成一般垃圾處理。
導致我們無法有效減少、塑膠袋無法被回收的最大阻礙究竟是什麼?我們既捨不掉也需要塑膠袋,那又該如何重新思考「限塑」概念?
減袋的能與不能
大量使用塑膠袋使用的營業場所並未受到管制
塑膠袋成本太低,售價便宜容易造成浪費。
目前塑膠袋回收系統不完善,回收率太低。
大量使用塑膠袋的營業場所 未受到管制
回溯至民國91年,最初限塑政策裡列管不得免費提供的場所共有8大類,包含原本的7大類別和「有店面之餐飲業」,大家熟知的早餐店、小吃攤等原本也是列管對象,但當時引發民眾及塑膠免洗餐具業者強烈的反彈,最後因為民意壓力下取消對「有店面之餐飲業」的列管。
環保、民意夾攻 環保署這樣做
台灣看守協會理事長謝和霖長期關注台灣限塑政策,他說當時壓力來源通常是民眾直接向民意代表或高層反映,由上層壓力施予環保署,因此不一定是環保署不願意納管,對此環保署表示,政策實施成效關鍵通常來自於民眾接受程度,如果政策實施造成民眾生活巨大不便,立意再好的政策成效都十分有限。
環保署針對目前的情況,提供經費給各縣市環保局進行民眾教育與體驗活動,例如台北市環保局在12個傳統市場設置「環保袋循環箱」,類似愛心傘桶概念,提供忘記帶購物袋民眾取用,民眾可提供家裡多餘環保袋至循環箱中,落實環保概念。
塑膠袋濫用根本關鍵:取得容易、太便宜!
塑膠袋生產容易且價格便宜,因此被廣泛運用在商業銷售包裝上,消費者也因為取得容易,導致塑膠袋常被濫用丟棄。清大副校長陳信文認為,目前限塑政策要求不使用塑膠袋是一種較為激進的做法,永續的概念並非過原始生活,而是如何在環保與基本需求、及追求較高生活品質之間取得平衡。
塑膠袋被冠上「萬年不壞」的惡名,對此陳信文表示以化工專業觀點說,任何材質或物品只要經過適當的處理,都可以被回收再利用,不妥善的回收制度才會造成環境污染。
大眾普遍認為布尿布較紙尿布更環保,但加入後續處理成本、處理造成的污染,經過精算之後布尿布在清理上製造的污染比紙尿布更多,且布尿布的使用壽命並非永久性,而生命週期的概念可以解決目前塑膠袋過於便宜導致濫用情況,顛覆傳統塑膠袋的定價方式以製造成本作為售價,將後續回收成本納入總成本估算,
生命週期評估說明,評估商品的成本或是對環境衝擊,都應該以完整的生命週期為基準來精算,而非只以使用次數或是回收再利用作為評估的標準,將此概念套用目前塑膠袋濫用的問題,陳信文說目前我們售價中只有製造成本,應再納入後續回收處理的成本,若政府精算後發現塑膠袋後續處理成本大於製造成本,將問題回歸市場,同時公告成本精算,塑膠袋減量問題也許不會這麼棘手,也不會引發這麼多民怨。
目前塑膠袋回收系統不完善,回收率太低。
根據環保署公開資料顯示,廚餘、紙類和塑膠分別為焚化垃圾中三大類別,107年統計資料指出,塑膠垃圾占焚化垃圾中23.8%,塑膠袋又占塑膠垃圾分類18%,缺乏完善的回收處理系統的塑膠袋最後只能進到焚化爐。
且塑膠熱值高於焚化爐熱值,普通焚化爐熱值為2200-2500 kcl/kg,但塑膠則是4000-5000 kcl/kg,焚化爐不僅無法處理塑膠垃圾,還可能在燃燒過程中產生世紀之毒-戴奧辛,導致空氣污染。
塑膠袋回收目前民間的回收系統尚未建置完全,只能仰賴政府回收車,但回收車僅收取乾淨的塑膠袋,即使民眾將垃圾袋回收,未符合回收標準的這些塑膠袋最後也只能當成一般垃圾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