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未命名-3.gif

2012 年,嘉義基督教醫院發生一起驚動社會的「陳怡君案」。

22 歲的新手護士陳怡君因職場壓力罹患憂鬱症,最後選擇親手結束自己的生命。在她離世 8 年後,臺灣的護理職場環境改善了嗎?還是我們會再失去下一個陳怡君?

BEGINNING

陳怡君是誰?

陳怡君,78年次,畢業於呼吸治療系。

2011年8月進入嘉義基督教醫院手術室擔任護理師。

一般護理師訓練期為 1~3 個月,

陳怡君僅訓練 8天就上工。

每週一、三、五跟口腔外科、週二跟兒童外科、週四則是胸腔外科。

 

跨科調動讓陳怡君來不及補足缺乏的專業知識,也無法熟悉開刀流程。

高壓的工作環境加上前輩的責罵,讓陳怡君的身心不堪負荷。

 

並於2012年2月8日凌晨燒炭自殺,經搶救後仍宣告不治,從此與世長辭。

​遺憾的是,多年過去,台灣的護理人員依然處在高壓的工作環境中。

​當我們前往診所或醫院時,站在第一線和民眾接觸的就是護理人員,從掛號櫃台到診間,隨處可見他們忙碌的身影。

 

你知道護理師一天工作多久嗎?上班時要做哪些工作?他們又是怎麼看待護理師這項職業呢?

那些護理人員不曾告訴你的事......

什麼是專科護理師?

專科護理師擁有更專業的護理知識與技術,因此護理師若要取得專科護理師證書,需先有內(外)科相關領域臨床實務經驗3年以上,並通過一連串訓練與甄審。

而有別於護理師只能執行醫囑,專科護理師能協助醫師替病患進行初步的評估與檢查,在醫師的指示下還能開立檢驗、檢查申請單或領藥單,因此有些醫院甚至讓專科護理師執行住院醫師的工作內容。

根據勞動部「受僱員工每人每月平均工時」統計發現,醫療保健業在過去 5 年的正常工時平均約                    ,平均加班時數約  4 小

完全符合勞基法「每月延長工作時間總時數不得超過 46 小時」的規定,但這個統計真的和護理人員的真實工作情況吻合嗎?

163.3 小時
4  小 時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