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辦公桌
—Pngtree—blue brush brush effect_6044417.png

​為職場需求作準備

     從學生時代畢業後,將會踏入社會職場是必經之路,電競為新興產業,未來退役選手或者從電競班畢業的學生進入職場前後需要做哪些準備,以及未來到底能從事哪些工作,學校老師與教練們是否給予相對的建議讓退役選手及學生能快速銜接職場呢?

working.png
在計算機上工作

     大部分的選手都是希望自身可以進入到職業隊中成為正式選手,但最終會因年齡上導致的反應力消退而無法繼續擔任選手一職!

  聽聽校園選手對自己未來規劃有怎樣的看法?  

1649392669391.jpg

打野 Penguin

對自己已滿十八歲後的規劃,未來沒辦法當選手時,加上那時打職業反應沒那麼快或者持之以恆的心已不在,會在20幾歲出頭左右換跑道,但還是希望可以繼續往電競教練一職擔任!如果無法從事當教練,進入職場想從事調酒師。為何想當調酒師的原因,有時跑酒吧喝酒,覺得調酒師很帥就產生了興趣。

如果自己努力一點可以當上選手,不如預期就轉分析師、教練、賽評一職,要身兼其職必須要有足夠的經驗值才能適任。最終無法達成以上職業,第二職業選擇為承接家業與家人一起做餐飲業,當甜點師傅或廚師。

1649392716432.jpg

輔助 Aren

錄影慣例

     成為職業選手都會面臨遲早退役的心理準備,職業選手最大年齡質落在30-35歲以前,甚至年齡越拉越前面。
 

未命名-1-01.jpg
giphy (5).gif

​職業選手生涯圖

S__336494596.jpg

教練 陽明

本身是退役選手,身旁有許多跟自己一樣的退役朋友,退役後就已經不適合了「選手」這份工作。退役後,找到自己喜歡和適合的工作,相對輕鬆和更有動力完成工作,畢竟是自己所選擇的職業。藉此把退役前所學到的傳遞給下面的選手們,如:當教練、開實況、當賽評…等等,自己喜歡什麼做什麼,沒有了電競會承接家業。

    選手往後退役會如何想?如何發展?    

在退役前選手已經規畫未來該做些什麼!因為電競不可能一直走下去,都會初步做好基本準備,相對的不會像有些人,就好比退休的人的生活過一天算一天。

S__336494598.jpg

副教練 汪嘉

花生教練卻建議繼續往電競發展,往教練或分析師發展,有選手的經歷讓未來的電競選手能更好更發光發熱,往直播主發展透過過人格特質,以及過人的操作能力吸引觀眾追蹤,增加自己在電競圈的關注度。

giphy (2).gif

​直播主

giphy (1).gif

​賽事主持人

其實電競不只是單單只訓練反應力、團隊默契、思考能力,彥傑老師提到在電競班中電競結合不同的科系,可以訓練當主播、賽評、實況主甚至是導播、攝影師、後勤團隊…等等,電競領域類似跑道並不會有脫軌的現象。原本是知名選手退役,要走向後勤,他們不需要心理安撫,他們會自己想接下來的職場生活該如何走,他們唯一比較焦慮是轉後勤團隊的過程,不會因為轉往後勤團隊而擔心,而是會因為轉過去的當下該如何解決遇到的挫折而擔心!

分析統計數據的人

專家所認為的
                     「電競」

     職場技能有分成兩種,一種是軟實力,一種是硬實力。張舜傑教授指出電競選手學到的技能,在競賽當中他們的技巧與反應速度,是屬於那種硬實力的一環。除了選手本身的硬實力之外,還需要綜觀全局的軟實力,自己的專長與整個電競產業做結合,包括團隊合作、或是行銷包裝,除了打比賽之外,可以有什麼其他的發展,像是去接一些業配或是賽評、直播主等等。

     假如必須解決一個案子的時候,不會只推一種方案,沒有人知道最後會發生什麼事情,A人員支援不到位的時候該怎麼辦?供應商突然斷貨的時候有沒有備用廠商。選手需要有前者舉例這樣子的思維,如都具備基礎管理制的能力,套用在自己跟團隊上面都會經營得很好。

​      綜合考量來看,就好像轉職,退役軍人轉職本來就辛苦,對於電競選手來說也是,有些東西是每個領域都需要的,很強調協槓跟跨域學系。張舜傑教授相信除了硬實力這一塊以外的其他東西,還是能跟業界、企業環境去對接,而且退役選手們年紀非常輕,可塑性是非常高。前提下,選手是必須要思考自己退役後未來的人生規劃,就像是運動選手一樣成為那1%的人,能發光發熱,那剩下的99%人,要想備案。

​成為職業運動選手機率

在電話上玩
game-over.png

​  電競選手身體上會出現的狀況  

     電競選手其實就是另類的上班族,長期坐在電腦前面,所以常有的文明病,例如:肩頸聳肩、脊椎的問題、久坐坐姿不良、眼睛…等等,這些本來就存在。但對於電競選手來說可能會有的特徵會更明顯,像是手腕的問題。

2265807.jpg
22099770.png

​  過度使用手腕  

wrist.png

​ 肩頸痠痛  

22488064.jpg
1000_F_434554067_TtiCGXYNlLkJlTglQUuXvdmOHlPMJVbc.jpg

​  坐姿不良  

  脊椎側彎  

  ​眼睛疾病  

game-over.png

​電競選手飲食、運動都需規劃

     這種職業傷害會影響到表現,像是運動選手一樣,會有運動防護師定期幫選手放鬆肌肉。其實電競選手也需要,除了這些會影響他們表現,但他們也會知道怎麼處裡這些問題,選手必須懂得照顧自己的身體,維持他的戰力跟表現。所以這件事情不是電競選手特有的,而是各行各業都常見的。張舜傑教授提到在各行各業當中,找到了大家共同的需求,那會不會是一種商機?會阿!尤其是學電競這麼年輕,身邊同學誰會無緣無故坐在電腦前面十幾二十個小時,然後開始感覺肩頸痠痛。那都是上班族才會發生的事情。

      除了舒緩之外,在飲食方面可以設計電競選手適合的飲食,在高壓之下就不適合吃不好消化的東西,會影響選手的表現和專注程度。在運動上,可以設計他們適合的菜單,讓選手們把身體照顧好。其實很多東西都是追本溯源,從照顧你自己、照顧你身邊的人和環境開始。

diet (1).png

​  均衡飲食  

diet.png

  ​蔬菜水果  

checklist.png

​  飲食菜單  

fitness.png

​  健身  

yoga.png

​  有氧運動  

1-01-01.png
bottom of page